400-1688-119
<

现场执法仪是什么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09-12 15:53 浏览次数:

        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现场执法仪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水涨船高,在城管、卫生、环境、电力等部门都能看到现场执法记录仪的身影,移动执法也逐渐被社会认可,越来越多的的现场执法记录仪厂家也逐渐兴起,现场执法记录仪市场一片火热。
        执法记录仪集数码摄像、数码照相、对讲送话器功能于一身,能够对执法过程中进行动态、静态的现场情况数字化记录,目前市场中4G无线视频传输的智能执法记录仪的应用场景更加广泛,普遍应用于公检法领域、各种室内外检测场所等需要实时沟通的场景。
        智能执法记录仪又称现场执法影像记录仪/警用执法记录仪/现场执法记录仪/单警执法视音频记录仪。使用中可以提供有效的记录现场影像资料,供案件指挥、侦破和检察机关取证。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待机时间长等功能。
        常见情况下的现场执法记录仪主要应用到电力、商检、城管、环保、消防等众多领域,并发挥出其独有的优势。执法记录仪从技术手段上,规范了民警执法程序,提高了执法监督的力度,创造性的增强了民警执法效率,科学性的提升了现场执法警力,权威性的加强了执法机关领导对基层执法者督察的时效,极大提升了群众对执法者的公信度,改善了执法环境。
一、使用范围
        对于以下现场执法活动,应当进行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
        1.接受群众报警或者110指令后处警;
        2.当场盘问、检查;
        3.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出入境管理、消防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违法犯罪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等进行现场处置、当场处罚;
        4.办理行政、刑事案件进行现场勘验、检查、搜查、扣押、辨认、扣留;
        5.消防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领域的排除妨害、恢复原状和强制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等行政强制执行;
        6.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
二、客观原因无法使用的情形
        (一)非现场执法、长途押解、秘密侦查(调查),但对人身、财产现场采取强制措施的除外;
        (二)未携带执法仪,情况紧急需要立即开展现场执法的;
        (三)因执法仪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损坏等客观原因无法进行现场记录的。
        对于上述第(二)、(三)种情形的,可以利用手机、摄像机等设备进行记录,无法记录的,应当在24小时内制作工作记录,说明理由,经所在单位领导审核后附卷备案。
三、使用基本流程
        (一)检查装备。使用前,认真检查,确保装备无故障,电池电量和内存存储空间充足,日期、时间等信息设定准确。
        (二)正确佩戴。佩戴时,执法仪固定在警服肩章或佩戴扣上。在车、船等交通工具上需要记录的,可使用交通工具上的记录设备进行记录;没有记录设备的,可将执法仪固定在交通工具前方能够全面反映整体情况的位置进行记录。如需重点拍摄,或车、船等交通工具无固定位置以及其他条件许可的,可手持执法仪记录,确保记录全面完整。
        (三)规范使用。到达现场后,开启执法仪记录,至执法活动结束时停止;带回违法犯罪嫌疑人的,应将违法犯罪嫌疑人带入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场所办案区时停止。拍摄应覆盖现场执法活动,并重点记录执法现场环境,违法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被侵害人和证人等现场人员的体貌特征和言行举止,重要涉案物品及其主要特征,以及其他可以证明违法犯罪行为的证据,执法人员现场开具、送达法律文书和对有关人员、财物采取措施情况等内容。在警力配备充足,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由专人负责拍摄。
        (四)数据上传。现场执法结束,返回单位后,24小时内上传视音频资料。
四、禁止行为
        (一)应当记录未记录的;
        (二)剪接、删改、损毁、不按规定存储视音频资料的;
        (三)擅自对外提供或者公开发布视音频资料的。
        (四)数据上传。现场执法结束,返回单位后,24小时内上传视音频资料。
四、禁止行为
        (一)应当记录未记录的;
        (二)剪接、删改、损毁、不按规定存储视音频资料的;
        (三)擅自对外提供或者公开发布视音频资料的。